自主学习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尝试

2019-08-20 15:10

摘自:《高中数学空间》

[ 摘要 ]: 高中英语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给予学生自我发展的空间与机会。应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创新能力。

[ 关键词 ]: 英语课堂、自主学习、提高能力

一、问题的提出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关于“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 部分指出: ” 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法国十八世纪伟大的教育家卢梭从自然主义教育观点出发,要求教育适应受教育者的成长和发育,提倡教育应“归于自然 ” ,发展天性。我们现在的教育目标从社会需求来看,应该培养有适应能力、务实能力和研究能力的社会人才;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来看,应该引导他们调整学习方式,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使他们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鼓励学生动脑思考、大胆想象、主动参与、动手实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应该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其主体性。主体性是主体在主客体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本质属性,马克思说:“主体性是人的最本质属性 ” 。教育中的主体性是指学生在主体意识指导下,主动参与教育活动的能动性,很多专家以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等来概括主体性,其中自主性侧重于主体权利,表现为主体对活动诸因素的占有和支配,能动性侧重于主体能力,表现为主体活动的自觉选择和参与,创造性是人的能动性、独立自主性的集中反映,是主体性发展的最高表现。现代社会的开放、发展要求重视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发展到主体,使其具有主体性是社会发展和自身发展的需要。

二、本文的观点

学生的主体作用,简单地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出现,他们能够能动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 ” 服务。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并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而不是把教学看成“教师灌、学生装 ” ,把学生看成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对象。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教师则是这一活动过程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的知识、能力、品质、性格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本身内部的矛盾性。教师水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备等对学生来说虽然重要,但外因再好,终究还要靠内因起作用。任何高明的教师,都不能替代学生学习。英语中有句谚语说道:“ You may take a horse to the water, but you can not make him drink. ”英语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使学生掌握语言本身,同时通过语言教学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交往能力及合作精神,培养学生表达情感、认识社会的能力,给予学生文化熏陶,培养学生内在美的气质,。如果我们的教学只停留在字、词、句的基本语言知识训练上,学生就不能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体现不出英语学科的特点。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运用正确的指导方法,把教学的“舞台 ” 让给学生,促使学生主动把握英语学习,增加英语知识的吸收,提高英语学习的技能,以此来达到学生自主发展的目的,并最终达到综合素质的提高,这是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课堂教学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如何真正地把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教学,通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充分认识自我,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主动发展,即怎样通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调动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并确立自身的主体作用意识已成为一项重要课题。

三、学生主体作用的确立

(一)以学生明确的学习目标激励自身主体意识的不断增强

学生是学习的承担者,是保障其主体地位的决定者。学生为了能使自己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把自己置于主体地位,应努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 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而英语就堪称为时代信息的载体。对于中国人来说,学会英语就等于打开了世界之窗,使自己与世界联系得更为密切。学生们只有把英语学习的目的与自己全部生活的目标联系起来,才能把英语学习真正作为自己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才能真正增强自己的主体意识。

2. 要正确认识自己在学习中的作用。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认为 English can not be taught. It must be learned.

学生们必须认识到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方可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3. 要善于自我激励学习动机。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对学习兴趣的形成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它是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形成的基本条件。一个有强烈学习动机的人,才可以有强大的学习动力,也才能主动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去。

4. 要善于自我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学生要自觉地确立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总结学习方法,建立认知结构。从学习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某种满足感,并以兴奋活跃的思维状态去面对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在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的同时,使基础知识转移为语言技能,并发展成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二)以教师正确的教学理念促进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做到:

1. 更新教学观念。首先,要具有新的人才观。二十一世纪将是高科技、高竞争的时代,对外语人才的要求显然与过去不同。二十一世纪要求青年一代具有广阔的胸怀,丰富的知识,聪敏的智慧,开拓的精神,高尚的道德,完善的人格。传授英语基础知识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之一,但还需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学生的能力,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其次,要认识教师角色的转变。以往的英语课堂教学,教师多数扮演的是一种家长式的角色。而未来的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方面作出最重要的改变是“走出演讲的角色 ” ,并认为“所有优秀的教师都是激励者、促进者、辅助者和协调者 ” 。

2. 确立为学而教的指导思想。要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教师要把以“教 ” 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学 ” 为重心 , 把以“研究教法 ” 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研究学法 ” 为重心,并做好教与学的最佳结合。以“学 ” 为重心,其基本精神就是使学生爱学习,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需要教。 ” 面对 21 世纪对人才的需求,“授人之渔 ” 已成为师者的最高教育境界。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兴趣是一种学习的动力,学习英语的兴趣越浓,学习的积极性就越高,学习的效果就越好。经调查研究发现影响外语学习的几个主要因素是:动机占 33% ,才能占 33% ,智力占 20% ,其它占 14%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动机,使其在主观上产生动力,要让每位学生认识到自己既是“ I” 也是“ me” ,教师要帮助学生强化“ I” 的主体意识,帮助“ I” 对自己的英语学习提出适当的要求,督促自己主动学习,以发展学生的自主性。课堂教学也是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行为的重要场所之一,教师应 try our best to make our classes lively and interesting 。英语学习的兴趣产生之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方法会逐步改善,继而产生强烈的参与愿望。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挥出的主体作用反过来又促进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教与学真正进入良性循环。

四、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一) . 创设最佳的学习状态

《超级教学》作者、美国超级营地创建人之一埃立克 . 詹森相信影响学习的两个核心因素是:状态和策略。“状态 ” 即创造学习的适当的精神状态;“策略 ” 代表授课风格和方式。第三个当然是内容,“内容 ” 即主题。在我们每堂好的英语课中,都会有这三者。但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 ” 教学模式忽视了“状态 ” ,而它是三者中最重要的。“学习之‘门'必须打开,否则真正的学习无法发生。而那‘门'是一种情绪性的东西。(引自《学习的革命》)

为了“打开学习之‘门'”,我鼓励学生每节英语课用 1 分钟左右的时间轮流介绍一句谚语并加以解释。这样,促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进入英语学习状态。

(二)精心设计主体活动 .

要尽可能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问题的设计、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难度应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以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消除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障碍。英语教学的实质是交际( communicate ),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际,不是我教你学。英语教学就是通过这些交际活动,使学生形成运用英语的能力。在交际过程中,师生双方的认识活动也是相互作用的。学生认识英语的进展离不开教师对教学规律的认识;教师对教学规律的认识也离不开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的客观效应。教学就是为了促进这种交流。用英语表示则为 Teaching is of communication, by communication and for communication.

精心设计主体活动就是要根据阶段性教学要求,把主体、客体、环境等方面情况联系起来,并寻找出三者间相互作用的最佳联结点,使学生能够参与,乐于参与并在参与中得到听说读写方面的有效训练。为了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我注重交际策略的学习和应用,语言表达设法在情景中进行。每节英语课 1 分钟的谚语演讲之后,在用 3 分钟左右的时间做一组对话表演,结合生活实际选择话题,表达思想,人数不限。而且高中教材中,每一单元都有 Speaking 和 Talking 练习,让学生按小组围绕主题开展讨论。阅读课文话题安排了 Pre-reading 和 Post-reading. 通过讨论,教师可以弄清楚学生对有关话题了解的程度,学生也有机会彼此有目的地交谈。自由讨论会引起他们对即将学习的课文的兴趣,还会猜测课文所要表达的意思。

细读后的复述过程是一个理解和记忆的过程,也使用英语思维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细读后的讨论,引导学生就课文中的观点展开讨论,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并阐述理由。有些还可让学生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经验、看法和观点。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交际活动。由于学生的学习程度参差不齐,对于不同程度的学生,给予不同程度的学习活动,如对话和课文的学习,最终目的是语言运用。对于语言能力差的学生,要求适当背诵原文,因为他们的关键问题是语言储存量小,语感不强,这阻碍了他们口语的组织。“背诵 ” 指的是反复朗读,直到脱口而出,从而达到增加语言量,加强语感的目的。对于基础扎实、语言丰富的学生,他们有能力对材料进行归纳、整理、重新组合,则要求他们复述课文。因此,提倡自主学习要面向全体学生,尽可能地进行分层教学,避免挫伤部分学生的积极性。

(三)激励创新思维发展

当今时代知识更新日益加快,衡量一个人素质的主要标准不再仅仅是他占有知识的多少。国外学者指出,一个人在未来社会必须通过教育拥有三张“通行证 ” ,即学术性通行证,职业性通行证,以及事业心和开拓技能(创造力)的通行证。人们不难获得一个共识:新的世纪更加强烈地呼唤着教学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高中英语阅读课文涉及的题材广泛、信息密度高、语言知识丰富。它是个单元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渠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现代教育更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 ” ,而且还要教学生“会学 ” 。要用各种方法教会学生“怎样学 ”, 使学生具备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能力。在阅读过程中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和要求 , 采取不同的阅读方式和策略 , 遵循由浅入深 , 由表及里 , 由具体到概括的顺序要求阅读。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阅读中我特别注重学生思维发展训练,培养思维能力,其做法是:

1. 略读 : 通过整体粗读,领略内容大意 , 帮助理解,为细读作准备。寻找主题句 , 获取大意,找出每段的主题。一篇文章通常是围绕一个中心展开的。在进行阅读课教学时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找出主题句,抓住中心,使学生理解主题句与文章的具体事实细节的关系,没有主题句的段落就引导学生依靠段落中的衔接、句际关系来分析、推断和概括段落的大意,从而达到整体理解的目的,获得文章表达的正确的信息。

2. 跳读 : 寻找所需信息 , 如年代、数字、人名、地名等把握住关键词,利用语法、过渡词,语气转折词及时态等,抓住文章脉络。

3. 细读:分段细读,注意细节,注意语言结构,处理语言点,抓住主要事实 , 关键信息,揭示文章结构的内在联系,帮助深化理解。一篇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段落与段落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紧密联系,而每段的内容都与主题有着很重要的联系 , 所以弄清文章结构上的问题,对于把握文章主题、文章大意非常重要。

4. 推读:推测未直接写明的含义、因果关系以及词义猜测

对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新的单词、表达法或语法。引导学生学会根据上下文进行猜测,这样既提高了阅读速度又形成了一种能力,这也是英语阅读的关键所在。培养学生猜词的能力是我们在外语教学中十分重要而有意义的一个环节。但是若遇到了关键的词句且影响对文章的理解则要提倡学生使用手中的工具书,自行查阅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5. 概读:要求学生从每篇标题 , 到各个部分都进行概读、以归纳出要点 , 概括作为主旨、意图、观点、态度,这样就能了解全文的概貌。概读还有助于学生把握上下文之间的意义联系 , 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在阅读教学中,采用提问式、谈话式、讨论式教学法,将课堂教学引向激发 ---- 创造性模式。阅读文章时 , 对所学文章要点 , 先提出要求 , 学生阅读 , 寻找答案、引导学生阅读时注意抓住全文的主旨教师提出问题 , 启发学生回答 . 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我在着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前提下,注重课堂提问的艺术、质量和效果,所提问题做到三个有利于:

①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而非纯知识性(如: What have you learned from…? )

②有利于建立学生的思维模型(如: How do you know that? Why? )

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如 Is there any other reason? Could you tell u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A and B? If you were……, what would you do? )

在听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弄清学生的薄弱环节。这样阅读时 , 就能有的放矢 , 既不浪费时间 , 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解答问题的同时 , 阅读能力和口语能力都得到了锻炼。这样也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阅读前根据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篇章结构,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预测性问题,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预测和讨论,激活学生大脑中相关的知识网络,使他们处于主动认知状态,从而产生阅读的愿望和心理准备。不在阅读前单独教生词,而在讨论和语境中呈现生词,并借此检测或巩固学生对单词的理解。变单讲语法知识为知识讲解和能力培养的相结合,变单纯讲语言结构为结构讲解和语言功能应用相结合。语言知识与能力的培养是相辅相成的,语言知识是语言运用的基础,语言知识的运用促使交际能力的形成,交际能力的提高又促进语言知识的巩固和发展。复述是有效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手段。读过每篇文章后 , 用自己的话去概括 , 摘录其中的重点句子 , 复述其内容。通过再次阅读使学生获得准确的篇章信息分布,并检测学生能否迅速地找到某一具体信息,对课文中的理解障碍(如学生较陌生的信息,语言难点),以讨论的形式进行排除。并使用提问法把学生迅速带入问题情境,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语言材料中来,引导他们整理、加工、联想,进行创造性思考,提高他们运用有价值的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讨论中,学生获得了交际所需的语言技能和相应的语言知识,也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和自觉性,逐渐培养起独立思考的能力。课堂上既有师生之间的纵向交流,又有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全员参与,踊跃发言,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加大了英语信息输入量,使他们英语语言知识更具交际性,同时训练了他们的思维能力,提高了他们的认识能力,培养了他们的自学能力,促进他们由知识型向智能型转变,全面提高了他们的英语水平。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了解隐含在语言内部的一个民族的心理状态、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是非标准、思维方式、道德标准、风俗习惯、审美情趣等;要指导学生提高对西方文化的鉴别能力,汲取精华,去其糟粕;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情感受到真善美的陶冶,心灵受到激荡,人格得到升华,提高认识能力,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活动,学生们拥有了更多的谈话交流的机会,在谈话中,他们互相启发、共同构思、畅所欲言,不仅使思想更开阔,也充分调动了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写作能力是语言功底的集中的表现,同时也是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的体现形式。美国作家德尔文 . 舒伯特在其“ Reading is writing” 一文中指出:“教科书所编的阅读课文是写作素材的散集地,是语言现象的展示厅,是语法规则的剖析室,是文章题材的示范本。 ” 所以说,在侧重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应对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语篇的写作,即在对课文的内容、词汇和句式有了较好的掌握以后布置一个稍加变化的主题进行写作。比如,在学完第 3 单元 A SECOND LIFE FOR FACTORY 798 之后,我结合我校下学期将迁人新校,鼓励学生对老校仿照课文进行策划,以 A SECOND LIFE FOR MY OLD SCHOOL 为题写一篇作文,这种开放性的作文激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既能检查学生对课文知识的运用,更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尽量使用评价效应。

我们的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就应处理好学生的评价问题。高中学生日趋成熟,希望自己能给周围同学好印象,然而他们还不能应付情绪的波折,易产生挫折感,因此,教师在评价的过程中要以肯定与鼓励为主。评价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的手段,而不是目的。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妨应用延迟评价。对问题情景,教师对学生回答的问题暂时不做评论,为学生留下广阔的思维空间。对结果的过早评价会捏断学生的思维脉络,引发学生的心理不适和烦躁,更重要的是丧失了发展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的良好时机,最终削弱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英语作为“教育面向世界 ” 的重要学科,在新形势下它的作用显得更加突出。作为英语教师,我们的任务应是 teach students how to learn English 而不仅是 teach students English.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They are learning English not from teachers but with teachers.

[ 参考文献 ] :

1 、教育心理学

2 、浅谈中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费建华

3 、浅谈发挥主体性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实现 . 崇文区教研中心小学教研 . 王建平 . 英语教学中的“主体参与 ”. 武林梅